最近看完了很火的神书 ——《納瓦爾寶典》,就想着寫篇文章來記錄一下從書中學到的一些東西,以此來留下點什麼。
如何獲得幸福#
放低自我是獲得幸福最有效的方法
對一件事情的欲望越小,顧慮就越少,執念就越少,反而會順其自然,遵循內心。
幸福的含義主要是沒有痛苦,沒有欲望,不沉溺於對未來或過去的思考,真正擁抱當下,擁抱現狀,擁抱現實的一切。
如果你把自己看成一個細菌或變形蟲,把自己畢生的努力都看成在水上寫字、在沙灘上建城堡,你就不會對生活 “本來該有” 的模樣抱有期待。生活就是這樣,現實就是如此。
真正的幸福只是內心平和的副產品,主要還是源於接受現實,而不是改變外部環境。
如果你是在追隨內在的目的,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那麼你自然會覺得幸福。但如果目的是外界強加給你的,你做的是不得不做的事情,如 “社會希望我做這件事”,“爸爸是爺爺的長子,我又是爸爸的長子,因此我必須這樣做”,“我欠債了,負擔很重,必須努力”,等等,那麼你是不會幸福的。
真正的幸福只是內心平和的副產品,主要還是源於接受現實,而不是改變外部環境。
對我來說,幸福的含義主要是沒有痛苦,沒有欲望,不沉溺於對未來或過去的思考,真正擁抱當下,擁抱現狀,擁抱現實的一切。
如何不靠運氣致富#
你無法靠出賣時間變富,而是需要資產(公司、股票、實業)或被動收入(代碼或媒體)。為此,你需要調動勞動力、資本的槓桿,並創造無複製成本的產品,最終將財富轉換成享有幸福和自由的權利。
想要獲得財富,你就必須知道做什麼、和誰一起做、什麼時候做。與埋頭苦幹相比,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思考。當然,努力非常重要,不能吝嗇自己的努力,但必須選擇正確的方式。
想要獲得財富,就必須充分利用槓桿效應。商業槓桿來自資本,勞動力和複製邊際成本為零的產品(代碼和媒體)
獲取財富的一個途徑,就是為社會提供其有需求但無從獲得的東西,並實現規模化
有了互聯網,只要你在自己的領域做到最好,只要你能規模化你所提供的特別內容,那麼就算你的興趣很小眾,你也能有所發展。
選擇一個有長期發展的行業,找到可以長期合作的人。
把自己產品化。
把自己產品化很難,所以我才說 “把自己產品化” 要花幾十年 —— 並不是要花幾十年執行,而是要把大部分時間用於思考:我能提供什麼獨特的價值?
世界上沒有快速致富的教程。即使有,那也只是提供教程的人想從你身上賺錢。
只要在網上進行獨特的自我表達,你就有機會傳播快樂,積累財富,打造產品,創立企業。
致富最重要的技能是成為終身學習者,無論想學什麼,你都得找到途徑和方法。以前的賺錢模式是讀 4 年大學,拿到學位,在某個專業領域幹上 30 年。現在不一樣了,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,必須在 9 個月內掌握一門新專業,而這門專業在 4 年後就過時了。
關於財富#
追求財富,而不是金錢或地位。財富是指你睡覺時仍能為你賺錢的資產。
依靠出租時間時不可能致富的。你必須擁有股權(企業的部分所有權),才能實現財務自由。
財富是不分晝夜為客戶服務的計算機程序。財富也是銀行裡被投資於其他資產或業務的錢。
關於專長#
專長指的是無法通過培訓獲得的知識
想要有所專長,就要追求真正的興趣和熱愛,而不是盲目追逐熱點。
積累專長的過程,對你而言就像玩耍,對他人來說則很吃力。
專長的教授需要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完成,而無法通過學校教育完成。
專長往往具有高度的技術性或創造性,不能被外包或自動化。
想要找準適合自己的專長,可以回想一下在孩提時代或青少年時期,有哪些事情是你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的。
如果社會可以培訓你,那麼總有一天,社會也可以編寫代碼,用計算機取代你。
一個人只能在一兩件事情上做到精通,而這一兩件事通常是讓你痴迷的事。
在槓桿時代,在自己的領域做到極致非常重要。
時間的投入是必需的,所以我認為,你需要做的就是擁有專長,有責任感,有影響力,利用槓桿效應,獲得獨步天下的技能組合,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做到首屈一指。
每個人都有一些做起來動力十足的事情,只是這些事因人而異。即使是那些所謂 “沒有動力” 的人,在打遊戲的時候也會突然充滿幹勁。
關於槓桿#
勞動力槓桿就是讓別人為你工作。這是最古老、爭奪最激烈的一種槓桿。擁有勞動力槓桿會讓你的父母覺得你很了不起,但不要過度追逐勞動力槓桿。
資本和勞動力是需要獲得許可才能使用的槓桿。人人都在追逐資本,但得有人願意出資。人人都想領導他人,但得有人願意追隨。
代碼和媒體是不需要許可就能使用的槓桿。這兩個槓桿是新富階層背後的槓桿。你可以創建軟件和媒體,讓它們在你睡覺時為你工作。
如果不會寫代碼,那就出書、寫博客、做視頻、錄播客。
關於判斷力#
對於利用槓桿的勞動者而言,判斷力的重要性遠超投入時間的長短和工作的努力程度。
時間的投入是必需的,但判斷力更重要。在前進的過程中,方向比速度更重要,特別是運用了槓桿以後。在每個岔路口選對方向,其重要程度要遠遠超過前進的努力程度。人生就是選擇正確的方向,然後朝這個方向奮力前行。
成為自己#
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尋找,尋找那些最需要你的人,尋找那些最需要你的事情。
無論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,努力的目標都是不斷提高自己的獨立性,而不是升職加薪。
如何退休#
第一種方法是存錢。只要存款夠多,被動收入(不用動一根手指)就能滿足開銷。
第二種方法是把開銷降為零 —— 出家修行。
第三種方法是做自己熱愛的事情。完全樂在其中,有錢沒錢無所謂。
獲得好運的方法#
希望好運不期而至
不停地折騰,直到撞上大運
做好心理準備,對別人錯過的機會保持敏感
把你所做的事情做到極致。精益求精,直到名副其實。讓機會自動找到你,讓運氣成為必然。
生命的意義#
你從這個世界得到的任何東西都不過是身外之物,生不帶來死不帶去,於你而言並不重要。一個人有健全的四肢,有聰明的大腦,這些受之於父母的東西才是真正屬於你的。
生命沒有意義,生活沒有目的。有人說:“人生如水上蠍子或以沙建房。” 宇宙已經存在了 100 億年,未來可能會繼續存在 700 億年。與宇宙的歷史相比,你的生命相當於不存在 —— 在過去的 100 億年中並不存在,在未來的 700 億年中也將不復存在。宇宙終將歸於熱寂。
作為生命系統,我們所作的一切都是在推動宇宙加速達到熱寂。創作藝術、研究數學、組建家庭、發明計算機、創建文明等等 —— 所有這些更複雜的系統都在使宇宙加速達到熱寂。你正在把我們推向 “萬物一體” 的終極境界。
在物理學中,時間之箭來自熵。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,隨著時間的推移,熵只會增加,不會減少,這意味著宇宙中的無序狀態只會增加,集中的自由能只會減少。如果把人類或植物等任何一種生物或人類文明視為一個系統,這些系統就是在局部熵減。人類在局部熵減,因為我們有行動力。
觀點和事實#
感受跟事實是兩碼事。感受只是自我對事實的部分估計
關於讀書#
讀書時感受到的困惑,就像運動時感受到的肌肉酸痛。閱讀時候在鍛煉精神的肌肉,運動是在鍛煉肉體的肌肉。要學會如何閱讀書籍。
關於自由#
以前我總是在追求 “想做什麼就做什麼” 的自由,現在我追求 “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” 的自由,追求內心和外在的無拘無束。
從期待中解脫#
如果有人因對你抱有期待而受傷,那就是他們的問題。他們會對生活有各種各樣的期待,越早打破他們對你的期待越好。
關於聲譽#
如果一個人聲譽良好,數十年如一日,不斷打造和積累自己的聲譽,這個人就一定會得到關注和重視。而如果一個人才華橫溢,卻沒有利用聲譽的複利效應,相比之下,注重聲譽的人的價值會高出成千上萬倍。
賺錢很關鍵的一點是知名度和信譽度,也就是說,大家要知道你、信任你,這樣人們便會通過你達成某些交易。
價值優先級#
我生活中的第一要務是我的身體健康。健康的重要性要高於幸福,高於家庭,高於工作。我的身體健康是一切的起點,排在第一位,緊隨其後的是我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。接著是家人的健康和幸福。在確保了這些之後,我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在這個世界上自由活動了。
關於工作#
從本質上看,上班就是給人打工。而企業所有者在承擔風險和責任的同時也擁有知識產權和品牌效應。所以他們支付給你的報酬一定低於你創造的價值。為了讓你工作,他們會給你提供最低限度的報酬。這個最低限度的報酬可能很高,但依然不是真正的財富,因為你退休後,這份收入將難以為繼。所以,要努力工作,直到有能力擁有企業股權。
最好的工作與委任或學位無關。最好的工作是終身學習者在自由市場中的創造性表達。
一些公式#
幸福 = 健康 + 財富 + 良好的人際關係
健康 = 鍛煉 + 飲食 + 睡眠
鍛煉 = 高強度耐力訓練 + 體育運動 + 休息
飲食 = 天然食物 + 間歇性禁食 + 植物
睡眠 = 不要鬧鐘 + 8~9 小時 + 晝夜節律
財富 = 收入 + 財富 ×(投資回報率)
收入 = 責任 + 槓桿 + 專長
責任 = 個人品牌 + 個人平台 + 承擔風險?
槓桿 = 資本 + 人力 + 知識產權
專長 = 無法通過培訓獲得的知識